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作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排头兵,北京师范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任。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23〕5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旨在打造一批专业素养卓越、教育情怀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国优计划”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奔赴教育一线,开启育人新征程。在这些毕业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北师大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以及在教育创新道路上的不懈探索。他们用青春与热情书写着对教育的热爱,带着初心和使命踏上从教的征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毕业生的成长故事,共同见证北师大在培养“大国良师”征程中的坚实步伐与卓越成效。
给首届“国优计划”毕业生颁发修读证书
01
龚宇威 以初心筑梦讲台
在北京四中实习
来自四川成都的龚宇威,在入选“国优计划”前为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他感受到身边老师对教育的执着热爱、给予学生的温暖关怀,因此对教师职业心生向往。龚宇威的母亲曾是一名人民教师,这让他从小便有机会与中小学学生接触,做辅导孩子们功课的“小老师”,每当看到孩子们有所成长,他内心便涌起难以言喻的喜悦。他逐渐领悟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心灵引路人。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促使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国优计划”。
入选“国优计划”后,龚宇威全身心地投入到该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学习中。他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方法论、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等专业课程,逐步掌握了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基础技能。在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中,他不仅学习了如何开展项目式学习,还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一门完整的跨学科项目式课程教学设计。他深刻认识到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数学思维和方法在项目式课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入选“国优计划”的第二年,龚宇威有幸跟随綦春霞教授进行科研学习,参与了八年级学生数学能力测评项目,并在綦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同时,他还得到了赵亮教授的指导,完成了基础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这些科研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学术素养,也为他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24年秋季学期,龚宇威前往三帆中学,跟随葛领利老师进行教学和班主任跟岗实习。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听课、批改作业、组织学生活动等教学辅助工作,并参与管理学生课间操、早读、午自习等班主任管理工作。他在学习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生活中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协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人际关系,实习后期更是独立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初一数学课程授课任务。通过课堂测验、学生作业和课后访谈等方式,他深入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2025年春季学期,龚宇威来到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部,跟随李伟老师进行跟岗实习。他深入了解高中学段的学情,并负责直升班的答疑和作业批改工作。实习期间,龚宇威注重提升专业能力,把握每一次教学实践的机会进行反思和总结,这使他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通过“国优计划” 的学习与实践,龚宇威在数学专业与教育学领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一方面,数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使他的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在中学的实地考察学习也使他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不同班级风格的授课经历让他洞察到班级氛围的多样性,领悟到教学设计需因地制宜、灵活调整。他也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内化于心。这些珍贵的收获为他未来的教育之路筑牢根基,更将成为他不断前行、探索创新的动力源泉。
毕业生心语
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的,从数学到教育,从理论到课堂,通过“国优计划”的培养,我慢慢明白了什么是热爱,也更坚定了成为一名好老师的信念。十分幸运能入选“国优计划”并顺利毕业,感谢北师大对我的培养,这一路走来,有忙碌也有收获。祝愿师弟师妹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愿未来的自己,带着初心上讲台,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龚宇威
02
武英桐 从物理研究到师者之路
武英桐(左一)教育硕士答辩,与导师及同学合影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即将踏上中学讲台的青年学生——武英桐。从凝聚态物理学的深奥研究到中学物理教育的热忱追求,他的求学之路折射出新一代青年对教育事业的理解与坚守。
武英桐在成长之路上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给他知识,更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师者风范。这些老师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他的心田,在他心中播下了教育的种子。本科阶段,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自身专业与教育使命相结合,如何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后,武英桐选择了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师从廖斌教授开展材料离子束改性研究。实验室里探索物质奥秘的科研经历,为他日后从事教学工作积淀了深厚的理论素养。
当“国优计划”启动的消息传来时,武英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申请。他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要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入选“国优计划”后,武英桐有幸跟随李春密教授进行学习。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武英桐开始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李老师常常告诉他:“好的物理教师,不仅要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更要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这句话深深印在武英桐的心中,深刻影响了他的教学理念。在李老师的课堂上,他学到了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处理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用教育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
教育实习经历对武英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他遇到了两位令他终生难忘的指导老师——物理学科带教韩立新老师和班主任带教黄悦老师。韩立新老师业务能力精湛,教学功底深厚。在他的课堂上,复杂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物理原理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变得具体可感。韩老师不仅传授给他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了物理教学的真谛——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实践中理解,在思考中成长。黄悦老师则以其极富个人魅力和教育热情的班主任工作,让武英桐深刻理解了教育的另一重含义。在黄老师身上,他看到了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师者对学生的无私关爱。黄老师告诉他:“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和人格的塑造。”
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武英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回顾“国优计划”的学习历程,武英桐深深感受到了这一培养模式的独特意义。“国优计划”不仅为他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实践环节,让他真正理解了教师的使命和教育的内涵。
毕业生心语
即将踏出北师大校门,走向中学物理教师的讲台,我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期待。感激母校为我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感激“国优计划”为我搭建的成长平台,感激所有老师的悉心栽培。即将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朝气的中学生,我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热情,为他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帮助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我将秉持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用心教书,用爱育人,为基础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我期待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属于我们的教育故事。
——武英桐
03
尹浩哲 青春在讲台绽放
上汇报课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尹浩哲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入学后,他积极加入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课余及假期时间踊跃参与各类支教实践活动。大二时,他担任支教队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支教项目,将对教育的热情播撒在更多需要的地方。当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招募公告发布,尹浩哲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首批奔赴雄安新区支教的北师大学子,踏上了前往雄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征程。
面对学校师资紧张的困境,他接过管理一个班级并承担两个班级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任。这一年,他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班级管理方面倾注大量心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耐心倾听学生心声,与他们深入交流,采取有效措施助力学生成长,成为学生信赖的引路人。在数学教学领域,尹浩哲凭借着勤奋与谦逊,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他所带领的班级数学平均分以及整体总分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获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与赞誉。这段支教经历,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尹浩哲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与班级学生合影
202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首批“国优计划”启动,他迅速报名并通过了选拔。在“国优计划”的培养过程中,尹浩哲系统学习了数学教育相关的各门课程。此外,学校还为“国优计划”学生配备了教育学部学科教学研究方向的双导师,并提供了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三帆中学等北京市优秀中学教育实习的宝贵机会,全方位培养教育情怀深厚、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高素质未来教师队伍。
尹浩哲在学业上刻苦钻研,连续斩获学业一等奖学金,修满“国优计划”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学分,顺利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校首批完成培养的致力于基础教育事业的“国优计划”从教研究生。
2024年11月,尹浩哲赴深大附中实习。他积极投身教研活动,观摩学习优秀教师课堂,虚心听取授课建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感悟,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期末考试中,他带领的班级数学成绩进步显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
尹浩哲的教育之路,从雄安新区的支教启航,到北京师范大学“国优计划”的淬炼,完成了一场青春与教育的对话。他在实践中将教育情怀转化为扎实的教学能力,印证了“国优计划”在培养中小学高素质教师的成效,激励着更多教育追梦人在基础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为培养祖国的未来栋梁不懈耕耘。
毕业生心语
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求索与创造之旅。从北京师范大学求学伊始,到踏上雄安新区支教的讲台,再到如今成为“国优计划”毕业生,回首过往,我深刻体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校训,更是需一直铭记的行动准则。感谢“国优计划”,感谢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和导师的悉心栽培。未来的日子里,我将铭记教育初心,扎根讲台,潜心育人。我将以实际行动不负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不负教育这项光辉的事业,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全部的热忱与智慧!
——尹浩哲
✦
•
✦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bnuweixin-
来源:教务部(研究生院)、北师大校报
排版:刘柯妍、张宇琪
责任编辑:高思可、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
启远网配资-启远网配资官网-专业配资炒股网-线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