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家车企而言,怕的是什么?
雷军其实在去年SU7发布之前,已经告诉大家了,他说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没人买。但更怕的是买的人太多,一等要等一两年,到时候他就要挨骂了。
而雷军的担忧成真,SU7上市后,太多人买了,创下中国汽车史上的纪录。
于是没办法,雷军为了交付那么多汽车,不得不将工厂进行24小时轮班生产SU7,将产能较之前规划的提升一倍,于是在上市的七个半月时间达成首个10 万辆交付。
可以说从最开始的生产,到最后24小时工厂,虽然还是无法满足用户的订单量,但至少每月2.5-3万的交付量,勉强算是对得起消费者了。
展开剩余62%但是随着YU7的发布,雷军在SU7上经历的“噩梦”,在YU7上又要重新演绎一遍。
对于雷军来说,这是他第二次闯关,而上一次的闯关都还没有结束,目前还欠了SU7至少10多万辆,现在欠了YU7更是多达20多万辆了。
按照专业人士的预计,反正前面18小时锁定的24万辆,在2025年已经是不太可能全部交付成功的了,更何况锁单还在增加,接下来的日子,对雷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事实上,这样的产能地狱噩梦,发生在任何一家车企身上,都是“甜蜜又烦恼”的。
马斯克曾经经历过,当初特斯拉Model 3开始正式投产,但那时候产能严重不足,于是马斯克整天泡在工厂里,斯克整天泡在工厂里,从特斯拉内华达州生产电池的超级工厂到弗里蒙特整车装配厂,主抓工厂车间的工作,每天只睡4~5个小时,还经常在工厂里打地铺,他后来回忆称这段时间真是“噩梦”。
同样的麻烦,蔚小理们都经历过,都是因为产能太少,但订单又太多,而汽车的产能又不可能一下子提升上去的,只能想方设法多生产汽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为一旦产能跟不上,消费者很可能愤而投诉,甚至憎恨这个品牌,还要提防友商的截胡、抢单,再加上友商的新款发布的竞争等等。
拖的时间越长,变数越大,甚至有可能因为订单越多,口碑越损,对于一家车企而言,任何的变数,都有可能致命。
所以,接下来,考验雷军的时候到了,面对如此多的订单,摆在雷军和小米汽车面前的,是一场硬仗,这泼天的富贵,也是甜蜜的烦恼。
发布于:湖南省启远网配资-启远网配资官网-专业配资炒股网-线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