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英杰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杰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24年6月16日消息,吴英杰被查;2024年12月10日消息,吴英杰被“双开”。通报称其“违规干预执纪执法”。
近一段时间以来,数名高级别领导干部落马通报中,都有类似的表述,释放出极其鲜明、强烈、持续的信号:无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只要触碰纪律红线,干扰执纪执法,必将被严肃查处、点名曝光。
雷霆高压:点名通报
近期,吴英杰、陈笑波、张平等人严重违纪并违规干预和插手执纪执法活动的问题被官方通报,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6月30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张平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通报显示其“违反工作要求,违规干预和插手执纪执法活动”。
4月7日消息,海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笑波被立案审查调查。通报称其“违规干预执纪执法活动,泄露工作秘密”。
1月24日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保铭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通报称其“违规干预和插手执纪执法活动”。
通报强调“违规干预执纪执法”,点名到人,就是要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任何企图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的行为,都是“带电高压线”,谁触碰,谁就要付出惨痛代价。
坚持公正用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督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这些案例之所以被高悬通报,就在于其背后隐藏的是对制度权威的公然挑战、对公平正义的粗暴践踏。
从制度层面看,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称《条例》)明确将“违规干预和插手执纪执法活动”列为违反纪律的突出情形,体现了“用制度绑住乱伸的‘权力之手’”的坚定决心。
违规干预和插手执纪执法活动一般表现为:在线索核查、立案、审查调查、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或者授意、纵容身边工作人员或者亲属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要求办案人员或办案单位负责人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或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门利益,以听取汇报、开协调会、发文件等形式,超越职权对案件处理提出倾向性意见或者具体要求;违规为案件当事人或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亲属转递涉案材料;违规为案件当事人或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亲属打探案情、通风报信等。
接受请托,为他人打探消息、说情关照,说到底是利益驱使,拿组织纪律换取个人利益,“权大于法”的惯性思维仍未根除。这不是简单的“帮忙”,而是权力异化的集中暴露;不是“个人小节”,而是破坏公平正义的“政治病毒”。
实践一再证明,谁若把组织赋予的执纪执法权当成个人“通行证”,谁就会在党纪国法的聚光灯下现出原形;谁若胆敢在纪律审查中“打招呼”“递条子”,谁就要在制度的铜墙铁壁前撞得头破血流。
扎紧制度的“笼子”
以往查办的案例证明,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的干部并非只出现在“审案、办案”一线,有时候恰恰是一些不直接管案子的岗位,其中尤以“一把手”最为突出。
吴英杰和罗保铭都是典型的例子。
吴英杰历任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厅长,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职。
罗保铭曾长期在海南工作,先后任职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书记长达近16年之久,2017年4月转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3年3月卸任。
要对“一把手”的这类越界行为釜底抽薪,就必须把监督的“扳手”拧得更紧。
近年来,针对这一类违纪行为,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先后制定与完善,制度的“笼子”已经越扎越紧。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以负面清单形式列举“为当事人请托说情、要求私下会见、发文件提倾向性意见”等五种典型干预情形,明确提出“全程留痕、一案双查、通报曝光、纳入政绩考核”。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赋予受请托人直接向党组织报告的义务,使“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抵制违规干预的刚性依据。
修订后的《条例》不仅把“过问案件”从“人情世故”直接定性为违纪行为,而且将“打听案情”写入纪律条文,实现了对干预行为的全链条覆盖。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领导干部“不得违规干预司法、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
党内法规体系以“越来越严”的主基调,对“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作出系统规制,释放出“纪法贯通、露头就打”的强烈信号。
如今,典型案例的警钟敲响,持续释放的强烈信号已经清晰可感:全面从严治党只会越来越严,制度的笼子只会越扎越紧,任何顶风违纪、干预执纪执法的行径,终将难逃一案双查、“双向倒查”的法网。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石静莹
【本文责编】蒋玉
【频道编辑】周丽娜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启远网配资-启远网配资官网-专业配资炒股网-线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